一零四房屋租屋售屋 買屋賣屋 免費廣告 - 台北縣其他區 租屋售屋 → 檢視評論

帖子評論信息
評論主題: 臺北縣 (台灣省) 簡介
評論對像: user06 | 2009/2/26 上午 01:25:55
評論言論:

臺北縣 (台灣省) 簡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台北縣
(台北縣旗) (台北縣徽)

箴言 幸福•美麗•大台北
簡稱 北、北縣
設立始年 1877年
行政區類別 縣(準直轄市)
區劃 10市、4鎮、15鄉
政府所在地 板橋市中山路一段161號
縣長 周錫瑋
政府網站 臺北縣資訊服務站
縣花 杜鵑花
縣樹 樟樹
縣鳥 ---
電話區號 02
總面積 2,052.5667平方公裡
(台灣的第7位)
總人口 3,837,077人(2008年1月)
(台灣的第1位)
人口密度 1,867.77人/平方公裡
(台灣的第8位)
毗鄰 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
宜蘭縣


台北縣在台灣的位置
地理
經度 東經122度
緯度 北緯25度
東西寬度
南北長度
總面積 2,052.5667平方公裡
- 陸地面積
- 水域面積
海拔高程 最高:2,130公尺
(塔曼山,烏來鄉)
最低:
中位值:
氣候
氣候類型 副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
- 最高月均溫 33.6℃
- 最低月均溫 12.4℃
年降水量
無霜期
年日照時數

臺北縣政府府徽,以花朵形象與縣徽結合而成,成為除了縣徽之外的另一個象徵標誌台北縣是台灣北部的一個縣,位處台灣島上最北端,亦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環繞台北市,東北與基隆市為鄰、東南接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

自1979年起,由於人口已到達直轄市設置門檻,台北縣曾多次爭取升格,但均遭到中央政府否決。2007年5月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而根據此法,人口超過兩百萬人的台北縣可準用直轄市相關財稅與人事等規定,但轄區之鄉鎮市法人地位不變,維持民選,如經台北縣議會同意,將可報請中央,將台北縣正式升格為直轄市,並且享有同等直轄市之行政資源運用。

雖上開《地方制度法》之規定,僅有準用直轄市財稅與人事規定之條文,而並無任何「準直轄市」之用語,然台北縣仍於2007年10月1日,對外宣佈升格為準直轄市及舉行所屬一級機關新任首長聯合佈達宣誓典禮[1]。2008年12月,馬英九總統指示儘速讓台北縣「實質」享有直轄市的財政、人事權責,並預定於2014年與台北市、基隆市合併升格,以落實三都十五縣的政見[2]。

目錄 [隱藏]
1 地理
2 歷史
3 行政區劃
4 人口
5 勞動力狀況
6 歷任縣長
7 交通
7.1 鐵路
7.2 高速鐵路
7.3 捷運
7.4 高速公路
7.5 快速公路
7.6 港口
7.7 省道
7.8 縣道
8 公共設施
9 教育
10 古蹟
11 旅遊
12 政治
12.1 2005年三合一選舉
12.2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13 本縣出身的名人
14 相關條目
15 參考資料
16 外部連結


地理
台北縣位於台灣北端,東北與基隆市為鄰,東南接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中間環繞台北市。全縣極東點為貢寮鄉田寮洋子萊萊,位於東經122度01分26秒,北緯25度00分00秒;極西點為林口鄉小南灣下福,位於東經121度16分31秒,北緯24度40分05秒;極南點為烏來鄉棲蘭山,位於東經121度29分29秒,北緯24度40分51秒;極北點為石門鄉富貴角,位於東經121度31分00秒,北緯25度18分11秒;中心位置約在石碇鄉石碇村[3]。

本縣環繞台北市四周及基隆市三面,三者共同形成台北都會區,屬於共同生活圈,並影響到臨近的桃園縣及宜蘭縣。全縣土地面積2,052平方公裡,約佔台灣總面積的6%,海岸線全長達120公里。境內地形豐富多變,有山地、丘陵、平原及盆地。除北海岸多獨立入海之小型河川,及縣境東南端一小部分屬於蘭陽溪流域外,其餘地區均屬於淡水河流域,主要支流有基隆河、新店溪、景美溪、北勢溪、南勢溪、塭子溪、三峽溪、大漢溪等,大小支流錯綜交織,構成優美怡人之地理環境[3]。

本縣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雨量多而平均,月平均最低溫是一月份的攝氏12.4度,月平均最高溫是七月份的攝氏33.6度[3]。


歷史
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北地區(包括台北縣市)在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主要的史前文化遺址有大坌坑遺址、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及植物園遺址等。其中位於今八里鄉埤頭村公田聚落南方的大坌坑遺址,年代約在紀元前5000年至2700年之間,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文化之一。

而同屬於八里鄉,位於頂罟村的十三行遺址,也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的年代約在紀元200年至1500年,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文化。

在荷西時期,台北地區主要為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生活範圍,僅南部山區則有泰雅族出沒其間。17世紀中葉起,漢人開始移入屯墾,原住民被迫同化或向高山遷移。

1661年(明永曆15年),鄭成功來台驅逐荷蘭人,設一府二縣,台北地區屬於北路天興縣。1684年(清康熙23年隸屬於台灣府諸羅縣。1723年(雍正元年),隸屬於淡水廳。[4]。

1875年(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設立台北府,自此始有「台北」之稱,其意乃「位居台灣北部」。1878年設府治於艋舺、大稻埕間,裁淡水廳;台北府轄新竹、淡水、宜蘭三縣,是為臺北設府治之始。1887年台灣建省,全台分設三府,今台北縣境仍隸屬台北府[4]。

1895年6月,日本人治台後,於北部設台北縣,轄基隆、宜蘭、新竹三支廳,8月又增設淡水支廳。1897年,分割台北縣而增設新竹縣及宜蘭廳,同時廢支廳,於新台北縣下置台北、士林、新莊、滬尾、景尾、桃仔園、三角湧、樹林口、中壢、基隆、金包里、頂雙溪、水返腳等十三辦務署。1901年,廢縣置廳,裁撤辦務署,於原台北縣轄區分設臺北、基隆、深坑、桃園、新竹等五廳。1909年,地方廳改制,台北廳併基隆廳全部及深坑廳之大半,廳下分設十三支廳。1920年,復改革地方制度,廢廳置州、郡,本縣現有區域隸屬台北州[4]。

1945年,戰後,台北州除原轄之台北、基隆二市改為省轄市外,其餘劃設台北縣,轄宜蘭市及淡水、文山、新莊、羅東、基隆、宜蘭、七星、蘇澳、海山等九區。1947年,基隆區七堵鄉改隸基隆市,成為七堵區。1949年9月,將淡水區轄之士林、北投兩鎮劃設草山管理局(後易為陽明山管理局)。1950年8月,台灣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就本縣原轄宜蘭、羅東等一市、八鄉、三鎮劃出成立宜蘭縣,並裁各區署,而由縣府直轄各鄉鎮。1968年7月,因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將本縣所屬之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暨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六鄉鎮劃歸台北市,剩餘範圍即為今日之轄區[4]。


行政區劃
目前台北縣下轄10個縣轄市、4個鎮及15個鄉,另可再向下細分為1017里、21698鄰(2008年12月)。

市(10):板橋市、三重市、中和市、永和市、新莊市、新店市、土城市、蘆洲市、樹林市、汐止市
鎮(4):鶯歌鎮、三峽鎮、淡水鎮、瑞芳鎮
鄉(15):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三芝鄉、石門鄉、八里鄉、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金山鄉、萬里鄉、烏來鄉

台北縣行政區劃

人口

台北縣政府
台北縣議會台北縣是台灣人口最多的縣市,超過80%的台北縣居民居住在10個縣轄市當中,其面積大約佔台北縣的六分之一。28.8%的台北縣居民是從台北市或高雄市移入的。台北縣有藍領外籍勞工約5萬人,是台灣次多。另有外國專業人員約5千人,位居台灣第三。

按區域,以下四區為本縣人口集中分佈區域:

中和鄉(今中和市與永和市)計64萬人/25.8平方公裡
原新莊鎮(今新莊市與泰山鄉)計47萬人/38.8平方公裡
板橋市計54.9萬人/23平方公裡
原鷺州庄(今三重市與蘆洲市)計57萬人/23.7平方公裡
人口密度除原新莊鎮每平方公裡1.2萬人以外,其餘三區皆超過每平方公裡2萬人以上。其它尚有新店市29萬、土城市23萬、汐止市18萬、三鶯地區18萬、樹林市16萬、淡水鎮13萬等。

2007年度本縣社會增加為16,057人,自然增加為14,863人,兩數據在全台各縣及省直轄市當中皆居成長第一。

2007年度成長率+0.82%,次於金門縣+6.61%、新竹縣+1.67%、連江縣+1.63%、桃園縣+1.25%、台中市+1.10%及新竹市+1.08%居全台第7位。[5]


勞動力狀況
2006年3月,15歲以上之民間人口約有298.8萬人,勞動力有175.1萬人,就業者有167.9萬人,失業者7千人,非勞動力123,7萬人,勞動力參與率58.6%,失業率4.1%。(勞委會勞動統計月報勞動力狀況-按地區分)


歷任縣長
主條目:台北縣縣長

交通
主條目:台北交通

鐵路
台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五堵車站
汐止車站
汐科車站
樟樹灣車站(計劃中)
板橋車站
浮洲車站(興建中)
樹林車站
樹林調度場車站(興建中)
山佳車站
鶯歌車站
鳳鳴車站(計劃中)
臺灣鐵路管理局宜蘭線

四腳亭車站
瑞芳車站
侯硐車站(平溪線起點)
三貂嶺車站(平溪線分支點)
牡丹車站
雙溪車站
貢寮車站
福隆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平溪線

大華車站
十分車站
望古車站
嶺腳車站
平溪車站
菁桐車站
臺灣鐵路管理局林口線

林口車站


高速鐵路
台灣高速鐵路

板橋車站

捷運
主條目:台北捷運
目前台北縣板橋市、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淡水鎮、土城市等已有捷運到達。
通往新莊市、三重市、蘆洲市等之捷運正積極施工中。
通往汐止市、樹林市、三峽鎮、鶯歌鎮、泰山鄉、五股鄉、林口鄉等之捷運正在規劃中。 另外台北縣政府主導捷運環狀線的興建,目前改由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主管,正在規劃中,也即將興建。

板橋?、土城?

江子翠站
新埔站
板橋站
府中站
亞東醫院站
海山站
土城站
永寧站
新店?、小碧潭支?

大坪林站
七張站
新店市公所站
新店站
小碧潭站
淡水?

竹圍站
紅樹林站
淡水站
中和?

頂溪站
永安市場站
景安站
南勢角站


高速公路
國道一號(中山高)

五堵交流道
汐止交流道
汐止系統交流道(連接 國道三號)
三重交流道
五股交流道
林口交流道
國道三號(福高)

汐止系統交流道(連接 國道一號)
新台五路交流道
新店交流道
安坑交流道
中和交流道
土城交流道
三鶯交流道
鶯歌系統交流道(連接 國道二號)
國道五號(渭水高)

石碇交流道
坪林交流道

註:國道1號與國道3號的左右是按照地理位置編排。

快速公路
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
台61甲線:台北港聯絡線
台6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
台64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八里新店線
台北縣特二號快速道路
北縣側環河快速道路
港口
台北港(位於八里鄉,目前興建中)
省道
台1線
台1甲線
台2線:淡金公路、基金公路、北部濱海公路
台2甲線:陽金公路
台2乙線:北淡公路
台2丙線:基福公路
台2丁線:瑞八公路
台3線
台5線:北基公路
台5甲線
台5乙線:汐止貨櫃車專用道
台7乙線
台9線:北新公路、北宜公路
台9甲線:新烏公路、烏宜公路
台15線:西濱公路
縣道
101線
101甲線:百拉卡公路
102線:基瑞公路、瑞雙公路
102甲線
103線
103甲線
104線
105線
106線
106甲線
106乙線
107線
107甲線
108線
109線:南深公路
110線
111線
114線
116線


公共設施
體育設施
臺北縣板橋體育場(位於板橋市)
臺北縣立新莊體育場(位於新莊市)
台北縣立樹林體育場(位於樹林市)
台北縣立新莊棒球場(位於新莊市)
文教設施
台北縣立圖書館(位於板橋市)
台北縣藝文中心(位於板橋市)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位於新莊市)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位於八里鄉)
淡水古蹟園區(位於淡水鎮)
朱銘美術館(位於金山鄉)
九份金礦博物館(位於瑞芳鎮)
黃金博物園區(位於瑞芳鎮)
台灣煤礦博物館(位於瑞芳鎮)
坪林茶業博物館(位於坪林鄉)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位於烏來鄉)
世界宗教博物館(位於永和市)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位於鶯歌鎮)
李梅樹紀念館(位於三峽鎮)
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位於三峽鎮)
社福設施
台北縣立仁愛之家(位於萬里鄉)
台北縣立八里愛心教養院(位於八里鄉)
台北縣立殯儀館(位於板橋市、三峽鎮)

教育
國立台北大學(原名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三峽校區)9,961名學生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原名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4,957名學生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原名國防管理學院)
天主教輔仁大學27,268名學生
淡江大學(原名淡江英語專科學校)27,543名學生
真理大學(原名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11,931名學生
華梵大學(原名華梵人文科技學院)4,175名學生
明志科技大學(原名明志工業專科學校)4,365名學生
黎明技術學院(原名黎明工商專科學校)5,358名學生
聖約翰科技大學(原名新埔工業專科學校)7,418名學生
華夏技術學院(原名華夏農業專科學校)6,170名學生
致理技術學院(原名致理商業專科學校)8,728名學生
醒吾技術學院(原名醒吾商業專科學校)7,312名學生
德霖技術學院(原名四海工業專科學校)7,834名學生
亞東技術學院(原名亞東工業專科學校)5,578名學生
景文科技大學(原名景文商業專科學校)8,707名學生
東南科技大學(原名東南工業專科學校)6,787名學生
憲兵學校
國立空中大學
佛光人間大學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美國基督教?力會基督書院
法鼓佛教學院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位於三峽鎮)
台北縣勞工大學(台北縣勞工局辦理)

古蹟

林家花園邸庭園一景林家花園
淡水紅毛城
十三行遺址
滬尾砲臺
理學堂大書院
蘆洲李氏古厝
大坌坑遺址
坪林舊橋

旅遊

遠眺野柳岬。左近為燭臺石
位於烏來風景區的瀑布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野柳風景特定區
森林遊樂區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內洞森林遊樂區
北海岸濱海公路
九份、金瓜石
淡水老街、紅毛城
八里左岸公園、八仙海岸
淡水漁人碼頭
碧潭風景區
翡翠灣風景區
鶯歌陶瓷博物館
福隆海水浴場
烏來溫泉
坪林茶業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


反對方

支持方

反對方人數(0
支持方人數(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數(0

自訂搜尋